动态激光散射仪是一种常用于测量纳米级粒子尺寸和粒子分布的仪器。它通过分析粒子在溶液中由于布朗运动引起的散射光强度波动,来推测粒子的大小和分布。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胶体、蛋白质、聚合物等研究领域,但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精度优化和校准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一、精度优化
1、样品预处理与稀释:为了避免高浓度和聚集粒子对测量的干扰,应合理选择样品的浓度。在动态激光散射仪进行测量前,可以通过超声波处理、离心等方法去除粒子的聚集体,确保样品均匀且稳定。
2、温度和粘度控制:温度是影响布朗运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际测量中,需要配备精确的温控系统,以确保实验中温度的稳定。此外,溶液的粘度也会影响粒子的扩散速度,因此对粘度的准确控制对于精度的提高至关重要。通过配备温控器和粘度补偿模块,能够消除这些因素的干扰。
3、选择合适的散射角度:测量中通常会选择多个散射角度来提高数据的精度。散射角度越大,得到的数据会更加敏感于较大尺寸的颗粒;而小散射角度则更敏感于小颗粒。根据测量目标选择适当的散射角度可以优化粒度数据。

二、校准技术
校准是确保动态激光散射仪准确度的关键步骤。常用的校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使用标准粒子进行校准:为了校准仪器的精度,可以使用已知粒径的标准粒子进行测试。通过比对标准粒子的粒度数据与仪器的测量结果,可以验证和校正仪器的准确性。
2、仪器自校准功能:许多配备了自校准功能,能够根据内部算法自动校准其光学系统。这些仪器通过定期的自检来保证光学系统的稳定性,避免因设备老化或环境变化导致的测量误差。
3、温度和粘度的校准:对于涉及温度和溶液粘度影响的测量,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校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已知温度和粘度的标准溶液来验证仪器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可以帮助优化测量过程中的温度和粘度控制。
动态激光散射仪作为一种先进的粒度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和生物大分子的研究领域。为了确保仪器的测量精度,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和校准工作。样品的处理、温度和粘度的控制、光学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都是影响测量结果的重要因素。